展會回顧:202X年如何用知識產權構筑跨境電商競爭高優(yōu)勢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隨著帕拓遜賬號在四月底被封禁,亞馬遜隨之開啟長達三個月的賣家封號浪潮。不僅頭部大賣家受到波及,腰部中賣也未能幸免,這一風波更是波及到了跨境電商上市公司及融資級別的公司。
除了跨境電商平臺與賣家間的激烈競爭外,賣家還面臨著知識產權的獵捕。在2020年,美國律所Greer, Burns & Crain針對中國賣家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發(fā)起了243起訴訟,導致超過2.2萬個賣家賬戶關閉和近五千個網站下架。目前尚未統(tǒng)計SMG、HSP、EPS、KEITH等其他律所的訴訟數量。
面對行業(yè)巨變引發(fā)的動蕩,跨境電商企業(yè)正處于十字路口,風控和合規(guī)成為賣家的必修課。在杭州舉辦的【逐境而生】出海正當時,一站通全球·亞馬遜賣家啟動大會上,廣州聚德知識產權創(chuàng)始人IVY XU為現(xiàn)場賣家?guī)砹岁P于跨境電商行業(yè)競爭與知識產權視角的演講。
第一:熱門產品能否銷售?
跨境電商行業(yè)常常追逐流行與熱銷產品,這些“網絡爆款”背后往往隱藏著巨大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例如近期熱門的Squid game魷魚游戲,一些賣家迅速推出相關衍生產品,但部分產品未經授權,已面臨版權侵權投訴。目前亞馬遜上已有上千個與魷魚游戲相關的產品listing,一旦侵權行為被追究,后果不堪設想。另一案例則展示了產品被起訴、賬戶被凍結的情況,通過應對分析,提出了在先公開、反訴和解封店鋪等應對策略。
第二:商標在平臺的重要性
商標作為產品的名片,對于實現(xiàn)品牌沉淀至關重要。避免自身商標被搶注、上架產品以及投訴跟賣都離不開商標。在跨境電商中,商標的作用日益凸顯。
第三至第五:如何進行境外商標申請、如何規(guī)避專利侵權以及遭遇侵權如何應對
境外商標申請需準備相關申請資料如商標名稱、LOGO等。為了避免專利侵權,需要進行專利檢索并申請自有專利。若遭遇侵權,首先要分析是否確實侵權,然后采取下架侵權產品、積極應訴等措施。以亞馬遜為例,賣家可以利用平臺工具舉報侵權行為。面對跨境電商的侵權訴訟三部曲(臨時禁令凍結賬戶、初步禁令動議和傳票),企業(yè)需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并做好風險排查工作。
知識產權防御戰(zhàn)與保衛(wèi)戰(zhàn)是跨境電商的重要任務之一。企業(yè)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積極進行風險排查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同意。(來源:聚德Ivy)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