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澳大利亞商品及服務稅改革爭議
澳大利亞消費行為變化與商品及服務稅改革爭議
近年來,澳大利亞人的消費行為有了顯著變化,尤其是在網購領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免稅(商品及服務稅)產品,這使得澳大利亞政府在增加財政收入方面面臨巨大壓力。
據(jù)風口星網了解,澳大利亞財長Joe Hockey表示將在2025年即將舉行的G20峰會上提議,當外國企業(yè)向澳大利亞銷售商品時,必須收取商品及服務稅。他指出:“當下有眾多公司直接為澳大利亞消費者提供各類服務,但卻未承擔商品及服務稅。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fā)展,澳大利亞政府必須重新審視并改革稅制,以適應21世紀的需求??缇畴娚趟鶐淼臏p稅問題,給澳大利亞政府的財政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自2002年以來,澳大利亞消費者購買的免商品及服務稅的產品不斷增加,導致這方面的稅收急劇下滑。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02 - 03年,商品及服務稅占澳大利亞GDP的3.9%,然而到了2025 - 26年,該比例下跌至僅有3.5%,這意味著來自商品及服務稅的稅收收入減少了超過6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人在健康、教育、房租和金融服務等方面的消費持續(xù)增長,且這些均為免商品及服務稅領域。這部分的家庭消費支出比例從2002 - 03年的33%上升至2025 - 26年的40%左右,由此可見,這方面的稅收下降幅度頗為明顯。
不過,澳大利亞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席戈爾迪認為,希望艾伯特政府不要將商品及服務稅改革作為快速解決稅收問題的方案。他表示,商品及服務稅改革存在諸多爭議,因為這種征稅方式可能會變成累退稅,這將對貧困家庭產生較大的沖擊。所謂的“累退稅”是指隨著課稅基數(shù)增大而降低稅率的稅種,一般認為這種稅率遞減的方式并不可取,因為窮人支付稅款占其收入的百分比會高于富人。
澳大利亞支持商品及服務稅改革的人士則提出:“征稅無妨,我們應當用稅收補貼最低收入群體。”然而,戈爾迪對此并不認同。他說:“這種想法固然美好,但顯然沒有充分考慮到政治因素所引發(fā)的諸多現(xiàn)實問題,最終可能導致低收入家庭無法獲得公平的補貼。”
據(jù)悉,商品及服務稅是澳大利亞的第三大稅收來源。在2023 - 2024財年,征收的該稅種稅款達560億美元,占澳大利亞政府稅收總收入的16%,并且這部分稅收全部分配給了各州和地區(qū)。(編譯/風口星網 王宇翔)
【相關新聞信息】近年來,全球各國都在積極探索稅收政策的改革與調整,以適應經濟發(fā)展的新趨勢。在一些國家,對于電商領域的稅收監(jiān)管也在逐步加強,以確保稅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