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沖擊下跨境賣家困境與2025年Lazada平臺印尼海外倉新機遇
疫情沖擊下跨境賣家的困境與海外倉新機遇
2025年,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在持續(xù),跨境賣家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為眾多產業(yè)的聚集地,許多品類都產自于此,憑借著便利的交通優(yōu)勢,孵化和成就了不少外貿型企業(yè)。然而,這些企業(yè)高度依賴國際貿易,在長達4個月之久的疫情影響下,受損情況比其他人更嚴重。
海外疫情不斷加劇,不僅面向C端客戶的跨境平臺賣家受影響,以海外B端客戶為主的生產型企業(yè)也進入了“失衡”狀態(tài)。正在遭受疫情嚴重沖擊的企業(yè)都在想方設法“自救”。在Lazada平臺面向的東南亞六個市場中,菲律賓站點的跨境店鋪已經全部進入假期模式,其他5個市場雖然不斷在收緊防疫“封鎖”措施,好在沒有強行限制貨運流通。但是,在各國相繼關閉港口、加強防疫檢測、限制人員流動、人力運力下降的情況下,最后一公里配送時效被延長,引發(fā)了訂單取消、退貨退款、顧客滿意度下降等諸多問題。
賣家在渴望訂單的同時,又擔心因物流時效延長造成一系列的虧損,所以,大家都不敢放開手去做,單量直線下滑,回款周期不斷延長,成為跨境賣家現階段最頭疼的事。另外,有一部分賣家嘗試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來提高物流時效,但是高昂的運費成本也讓賣家覺得“吃不消”,利潤空間狹小,而轉嫁成本到顧客身上會導致產品價格失去競爭力,最終影響轉化,也不利于發(fā)展。
在這樣的形勢下,越來越多賣家們認識到加入海外倉的必要性。于是,為了滿足現階段跨境賣家的強烈需求,Lazada平臺應時推出了印尼本地海外倉服務——FBL( Fulfill By Lzd),這是在覆蓋馬來和新加坡市場的LGF海外倉服務基礎上,對跨境賣家新增的主要面向印尼市場的海外倉服務。
海外倉在國內及海外疫情爆發(fā)期間,被賣家認為是抗風險能力最強的方式之一,主要優(yōu)勢體現在以下幾點:
1、配送時效。賣家接受到訂單后,經過打包發(fā)貨到中轉倉,再由中轉倉轉運到東南亞,耗時至少7天或更久;特別是遇到高峰期,包裹的運輸時效可能會因為倉庫人力、運力不足和清關問題被延長;而海外倉能夠有效應對“爆倉”問題。此外,貨物到達海外倉后,從訂單處理、包裹出倉到配送完成,平均消耗的時間大約為3-5天,物流競爭力可以與本地賣家持平,滿足顧客對時效的要求。
2、類目限制。受限于海關政策,部分特殊品類無法通過小包順利清關,而海外倉是使用海運的方式運送,安全性相對較高,可以實現特殊品類在跨境店鋪上銷售,方便賣家擴展更多熱銷品類。
3、海運費用。雖然海運前期耗時較長,但是費用相對其他運輸方式要低得多,能夠滿足大批量貨物運輸的需求,同時降低成本,提高賣家利潤。特別適合賣家發(fā)展體積大、重量大的產品。
4、靈活操作。目前,海外倉對賣家的發(fā)貨量要求沒有高限制,賣家可根據店鋪熱銷產品1-2個月的消耗量安排發(fā)貨的產品數量,如果想要取消海外倉服務,也可以將產品運送回國內,安全系數高,避免因雙方利益造成的拖延問題。
印尼是東南亞消費人群最多的市場,達到2.6億;同時,印尼的中產階級逐年遞增,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這部分人群可支配收入較高,在滿足了溫飽需求之上,更喜歡消費非食品產品。對跨境賣家來說,在這時候推出印尼海外倉服務,可以有效滿足部分對物流時效有迫切需求的賣家;同時,這也是中、小賣家逆勢而起的好機會!因疫情影響而需求下降的部分非剛需產品,可以從這龐大的市場中尋找到適合的目標人群,幫助店鋪挺過這段艱難時期!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