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美國市場新動作及支付業(yè)務拓展情況
TikTok在美國市場的新動作及支付業(yè)務拓展
據外媒報道,TikTok近期在美國提交了兩份商標申請,顯示其仍在努力拓展美國市場業(yè)務。兩項新商標申請表明TikTok或許正在開發(fā)新服務,意圖擴大廣告業(yè)務與支付業(yè)務,突破傳統(tǒng)社交媒體功能范疇。
其中一項商標申請涉及名為“TikTok Go”的應用,旨在支持“餐飲、零售、旅游和其他線上線下業(yè)務”。另一商標申請涉及TikTok PayLater服務,意在順應“先買后付”潮流。
如今的電商市場競爭激烈,跨境電商企業(yè)要想在其中脫穎而出,支付多樣性成為了關鍵因素。就拿中國跨境電商繁榮發(fā)展來說,市場和消費者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如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在線支付需求,提供多樣的支付產品服務,對平臺和賣家都是挑戰(zhàn)。像電子錢包在不同地區(qū)就有不同的受歡迎程度,印度尼西亞的OVO、DANA、GoPay和LinkAja等電子錢包品牌擁有廣泛用戶基礎,泰國56%的受訪者購物時首選TrueMoney電子錢包。這充分說明這些地區(qū)消費者對支付方式多樣性接受度高且有偏好。所以跨境電商企業(yè)拓展海外市場時,得密切關注當地消費者支付偏好,提供多樣支付方式,才能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提升競爭力。
“先買后付”模式最早由瑞典移動支付服務商Klarna在2005年提出,即消費者先拿到商品,在一定期限內付款,簡稱BNPL。這種支付方式能降低購物門檻,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與滿意度。據統(tǒng)計,截至2024年,全球BNPL用戶超3.6億。隨著電子商務滲透率提高和移動支付普及,BNPL在全球迅速流行,眾多跨境電商平臺紛紛上線該服務吸引消費者。在東南亞地區(qū),“先買后付”成了消費者喜愛的付款方式之一。從Grab發(fā)布的東南亞地區(qū)BNPL發(fā)展研究報告可知,2020年東南亞消費者通過BNPL服務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總價值達9億美元,預計2025年之前將增長近9倍,達88.3億美元。早就瞄準東南亞市場的TikTok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巨大商機。2023年7月,TikTok Shop宣布與BNPL服務商Atome合作,在馬來西亞市場提供“先買后付”服務,可延期付款至三至六個月。今年6月,TikTok Shop與Tokopedia合作推出PayLater支付服務,用戶無需首付和綁定銀行卡,可享最高2500萬印尼盾信用額度及最多12次分期付款靈活性。截至2024年1月,TikTok在美國月活用戶超1.7億,占美國人口一半以上。若TikTok PayLater商標申請通過,便能在支付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鞏固其在美國市場地位。
(來源:海外倉市場觀察員Yejoin)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