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guī)避與應對美國電商平臺在版權侵權中的風險應對攻略(含前沿2025)
美國是跨境電商的主戰(zhàn)場之一,跨境賣家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當地復雜繁多的法律問題,尤其是知識產權問題頻發(fā)。其中,版權問題是引起爭議最為常見的領域之一。很多賣家都經歷過或者聽說過由于侵犯他人版權導致產品被下架、賬號被停用的遭遇。每個月都有數以百萬計的版權侵權投訴被發(fā)送到各大網絡平臺,如Google、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等。
當跨境賣家在美國電商平臺遭遇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被他人侵權,或收到平臺的侵權通知時,應該如何應對呢?
我們來探討一下賣家可能面臨的版權侵權問題。作為賣家,你可能會發(fā)現你的照片、產品描述、包裝設計等被他人未經許可就在網絡上使用或低價銷售。你也可能突然收到來自平臺的郵件通知,告知你的內容或產品侵犯了他人的版權,相關內容或產品已被下架,甚至你的賬號被停用、資金被凍結。
面對版權侵權問題,首先要保持冷靜。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案例了解處理方式:有一對父母經營的公司與一家頂級戶外用品制造商合作,成功發(fā)起了一場眾籌活動,籌得了超過395,000美元。他們在多個線下門店和網上(包括Amazon等)銷售他們的產品,但在銷售過程中遭遇了版權侵權問題。一個中國賣家在美國銷售假冒他們的產品,并向多個網絡平臺發(fā)送DMCA(數字千年版權法)下架通知,導致他們的產品頁面被下架,產品銷售立即停止。這對父母在法院起訴了這個中國賣家,并申請了臨時禁令。最終,法院做出了一系列裁決,恢復了他們的內容并禁止了被告的進一步行為。此后,他們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版權登記,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那么,如果你自己創(chuàng)作了作品,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呢?首先進行版權登記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作品自創(chuàng)作之時起就受到保護,但進行登記可以作為版權所有的初步證據。經過登記的作品可以要求法定賠償和律師費。如果發(fā)現網絡侵權情況,可以向網絡服務商投訴并發(fā)送下架通知。如果侵權人在收到通知后仍然持續(xù)侵權,權利人可以向法院起訴。
如果你收到版權侵權通知并且內容或產品已經下架,應該怎么辦呢?首先確定是否確實存在侵權行為。如果是惡意投訴,可以根據DMCA的規(guī)定發(fā)送反通知。如果平臺不接收申訴,可以向法院起訴。
DMCA規(guī)定的通知與反通知流程包括:權利人向網絡服務商發(fā)送通知要求刪除侵權內容;網絡服務商必須快速采取行動并通知用戶;用戶如果認為刪除是由于錯誤或錯誤識別可以提交反通知要求恢復內容;網絡服務商在收到反通知后10到14個工作日內恢復鏈接,除非原通知人已經向法院起訴用戶。
跨境賣家在美國市場面臨諸多法律風險,尤其是知識產權方面。作為賣家要增強法律意識并及時采取措施保護自己的權益。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任何機構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