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英國購物行為的五大轉變
自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行為在我們所處的時代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化。而今,我們的目光再次轉向疫情后的消費市場態(tài)勢。
谷歌與英國研究咨詢師特里妮蒂·麥奎因攜手合作,針對來自英國的5000名消費者的購物心態(tài)與行為展開深入測試。他們的發(fā)現(xiàn)指出,線上零售的機會與實體店體驗的價值,兩者相輔相成,能打造出更高效的全渠道策略。
在此,為各位概括分析這次研究中的五大關鍵洞察。
一、線上購物趨勢的持久性
在英國,新冠疫情加劇了人們向線上購物的轉變。店鋪關閉、封鎖措施以及安全顧慮都促使消費者更多地選擇線上消費。此次聯(lián)合研究顯示,這種新的購物趨勢并非一時之舉,而是將長期維持。
疫情迫使那些極少或從未嘗試網購的群體改變習慣,更多的人開始依賴線上渠道購物。據(jù)上述研究顯示,這些新的購物習慣將會成為常態(tài)。
“我們的研究顯示,向線上購物的轉變將是一個持久的現(xiàn)象。在時尚、美妝和電信領域,未來6個月內期待線上購物的消費者比例相較疫情前有顯著增長?!边@是Think with Google的報告內容。
圖表一展示了已在線購物或期待在線購物的消費者百分比,在英國首次封鎖后的18個月內,這一比例依然高于疫情前的數(shù)據(jù),時尚零售領域的增幅更是達到了28%。
二、各年齡段對線上購物的態(tài)度變化
調查揭示了疫情如何影響了不同年齡段對線上購物的態(tài)度。年輕群體在疫情前已在線上購物中展現(xiàn)出較高的活躍度,特別是在美妝、時尚和電信行業(yè)。疫情也促使較年長的群體的購物行為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表二展示了各年齡段在購物方式上的轉變一致性。研究指出這些態(tài)度上的變化是持久的,因此零售商需要重新評估其在實體店和網購體驗之間的平衡策略,特別是對于較年長的消費群體尤為重要。
三、疫情并非唯一推動線上購物的因素
盡管新冠疫情對消費者行為產生了顯著影響,但谷歌指出這并非是推動線上購物的唯一因素。在調查中,消費者被問及更傾向于網購的主要原因時,我們發(fā)現(xiàn)“新冠疫情”在年輕組中得分較低,而在其他年齡組中也有其他重要原因。
圖表三揭示了美妝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的五大原因中,新冠疫情并非總是位居前列。即使在高齡組中,“新冠疫情”成為首要原因,但“便利和送貨到家”等優(yōu)勢在疫情后依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四、線上購物培養(yǎng)新品牌忠誠度
去年,服裝和家居領域每四名消費者中就有一名選擇了新的品牌或零售商購物。在美妝領域,每三名消費者中就有一人購買了新的品牌。這表明隨著線上購物的增加,消費者正在形成新的品牌忠誠度。
圖表四展示了疫情后嘗試新品牌或零售商的比例增加。調查顯示,隨著消費者在線上購物增多,他們更加評估自己的選擇,這常常將他們引向新的零售商,從而建立起全新的關系并孵化出消費者忠誠度。
用谷歌的話來說:“線上購物使消費者變得猶豫不決,每一份受干擾的購物決定都孕育著無限商機。”對于企業(yè)來說,確保在通用搜索和YouTube等平臺上被消費者找到至關重要。隨著通用搜索速度的加快,敢于突破的品牌應抓住機遇通過投資以往僅與終端購物相關的渠道來脫穎而出。
五、實體店的新角色
任何線上購物的增長都會對實體店產生影響。谷歌的研究發(fā)現(xiàn),轉為線上購物的消費者未來會尋求更加全面的購物體驗。這表示實體店的作用正在發(fā)生改變。
圖表五對比了線上購物新用戶與疫情前頻繁網購用戶對網購的期待和態(tài)度。頻繁網購的用戶對網購的態(tài)度并無太大變化,但對于新加入線上購物的用戶來說,零售商需要適應并照顧他們的期待和需求以維持他們的網購意向。實體店也可作為增強購物體驗的工具。
(本文內容來自歐洲電商參謀長的報道及整理)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傳播行業(yè)新聞資訊目的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特此聲明)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