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亞馬遜與Shopify電商競爭態(tài)勢分析
亞馬遜與Shopify的電商競爭態(tài)勢
2025年,亞馬遜和Shopify上的賣家數量持續(xù)增長,曾經分散的個體商家逐漸聚合。在Shopify崛起前,亞馬遜已發(fā)展多年,平臺上許多商家出售從品牌批發(fā)來的商品。然而,經銷商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和不斷壓縮的利潤空間,促使從業(yè)者尋求建立自有品牌的新機遇。
不少企業(yè)圍繞亞馬遜構建商業(yè)生態(tài),如多數商家依賴FBA發(fā)貨,若更換渠道則困難且成本高。盡管亞馬遜是美國較大的電商公司之一,但從風險評估來看,商家構建完全依托亞馬遜平臺的商業(yè)生態(tài),形成資產專屬性是否明智有待商榷。
在亞馬遜之外,電商行業(yè)發(fā)展迅猛。Shopify的規(guī)模已達亞馬遜的40%左右,其發(fā)展體現了D2C商務的蛻變及市場接受度的提高。隨著零售電商普及率上升,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更多人在線上找到心儀商家。
新一期周刊上線!【點擊這里】可下載《亞馬遜老板周刊第六十七期——賣家更迭進化的終極,究竟是不是品牌?》,查看更多行業(yè)資訊,獲取精準信息推送,專業(yè)周刊內容不容錯過!
如今,專注亞馬遜店鋪的賣家面臨眾多競爭對手,市場或將呈現多足鼎立的格局,下一個競爭者可能是D2C性質的平臺。相比期待其他零售巨頭沖擊亞馬遜,Shopify是否會率先與亞馬遜正面交鋒更值得關注。
十年前,幾乎沒有亞馬遜賣家考慮建立獨立站,而現在,越來越多商家學習建站并運營以獲取私域流量。亞馬遜意識到這一情況后,試圖激勵賣家將外部流量引向亞馬遜,而非自己的獨立網站。盡管亞馬遜堅稱電子商務圍繞其繁榮發(fā)展,但事實上,就連曾經全力經營亞馬遜店鋪的賣家,也在改變平臺運營策略。
據Similarweb數據,上季度Shopify的流量超過了亞馬遜。截至6月的3個月內,Shopify旗下獨立網站每月平均獨立訪客達11.6億,同期亞馬遜為11億。本季度這一差距預計將繼續(xù)擴大,Shopify網站預計吸引12.2億月度獨立訪客,亞馬遜則為11.3億。此外,自2020年5月以來,Shopify網站增長驚人,增幅達108.5%,而亞馬遜增幅為9.9%。Similarweb投資方案總監(jiān)Ed Lavery表示,亞馬遜在市場覆蓋范圍遇到了強大競爭對手。需要注意的是,該數據包括來自移動和桌面用戶的全球網絡流量,但不包括個人移動應用程序,同時也排除了亞馬遜從Prime Video等其他部門獲得的流量。
雖然亞馬遜和Shopify并非直接競爭對手,因為Shopify不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也不像其他競爭對手那樣運營平臺,但它們同屬線上科技企業(yè),市場競爭難以避免,畢竟Shopify為商家搭建線上銷售網絡提供支持。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為應對Shopify的崛起,亞馬遜去年成立內部工作組Project Santos,旨在打擊Shopify服務的核心企業(yè),這促使亞馬遜開發(fā)自己的銷售點(POS)系統(tǒng)。Insider網站9月初報道,該團隊的早期項目之一是新型銷售點系統(tǒng)。
2024年,亞馬遜總營收約為3860億美元,Shopify的總收入約為29億美元。Shopify的商家銷售了總價值4900億美元的商品,銷售額為1200億英鎊。在用戶收費、定價靈活性和客戶數據方面,商家認為Shopify的平臺比亞馬遜的平臺更具優(yōu)勢。Lavery稱,Shopify為供應商提供了更友好的產品分銷環(huán)境,這是亞馬遜需要重視的問題。
亞馬遜賣家現存在三種形式,1.0版本為轉售商平臺,廣告商和自有品牌共同造就了2.0版本,而目前的3.0版本正在打造亞馬遜原生品牌,此背景下的商家更關注多渠道銷售,推動亞馬遜以外的流量回流,并將社交型商務納入投資計劃。亞馬遜市場的基礎構建模塊未變,但賣家需迎合變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以在競爭中勝出。若忽視這些迭代模式,商家可能僅為轉售群體,失去競爭維度和發(fā)展可能。
亞馬遜賣家不僅想依靠平臺的搜索算法、買家評論和商鋪評級等建立消費者留存空間,還希望成為像Anker那樣利用亞馬遜建立廣泛品牌認知度的品牌。亞馬遜聚合商推動了這一轉變,他們創(chuàng)建現代品牌控股公司,目標是將品牌從電商平臺引出,目前針對的是亞馬遜賣家群體,未來影響的平臺未知,且他們不打算收購經銷商群體。
過去,支持亞馬遜賣家和Shopify賣家的技能組合和工具不同,形成了兩批不同的商家群體,但如今二者界限逐漸模糊。Shopify商家作為私域流量變現群體在市場擴張,亞馬遜商家也加入流量爭奪。因為他們大多尋求平臺外的流量轉化。
對消費者來說,這種演變尚不明顯。許多商品在亞馬遜上可購買,在Shopify上則為非賣品,且Shopify無類似亞馬遜搜索框的中央入口。Shopify雖有受歡迎的商店應用程序,但官方似乎無意將其轉型為獨立購物應用程序。盡管兩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重疊部分小,但都在快速增長。對于想在網上銷售的賣家、零售商和品牌,無論選擇哪種發(fā)展模式都是可行的,商家除順應趨勢外,還需明確自身市場定位,規(guī)劃好平臺運營策略,以實現長遠發(fā)展。
掃碼關注【谷哥運營寶典】小程序,獲取最新獨立站前沿資訊、精選運營技巧及頭部大賣動態(tài),每日推送訂閱更新。
(來源:亞馬遜老板周刊)
以上內容源自外媒,由風口星跨境后臺編輯整理匯總,其目的在于收集傳播行業(yè)新聞資訊,風口星跨境不對其真實性、可靠性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特此聲明!
【最新新聞信息】近日,電商行業(yè)的發(fā)展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報道,一些新興的電商平臺正在崛起,它們以獨特的商業(yè)模式和創(chuàng)新的服務吸引了眾多商家和消費者。這些平臺不僅在產品種類和價格上具有競爭力,還在用戶體驗和物流配送方面不斷優(yōu)化,給傳統(tǒng)電商巨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電商行業(yè)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推薦和服務。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