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電商詐騙套路揭秘及防范指南
警惕跨境電商詐騙套路
2025年,在跨境電商行業(yè)中,割韭菜現(xiàn)象屢見不鮮,尤其是對于新手賣家來說,很容易陷入無良騙子的陷阱。前不久,小波在論壇上看到一個關于交學費學習測評被騙的帖子,而這種情況近期許多賣家都遭遇過。
小波想起前段時間賣家群里的一段對話,一位執(zhí)拗的賣家似乎誤入測評騙局,即便有人勸說,他仍半信半疑地咨詢測評能否掙錢。不少賣家也常問小波,做測評服務商是否靠譜,用ERP批量鋪貨能否賺錢。小波認為,賺錢要腳踏實地,否則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雖然奇點出海的賣家群杜絕服務商和培訓機構,但仍有漏網之魚混進來。平時他們默不作聲,一旦群里提及培訓或測評話題,便伺機而動。
小波為了解詐騙套路,咨詢了一些有被騙經歷的賣家朋友。受害賣家表示,服務商常以可觀數據和簡單操作誘人上鉤。常見套路如下:先加好友正常聊天,然后不經意展示自己的收入數據;接著設法讓對方對收入數據感興趣,并引導聯(lián)系所謂的官方培訓導師;最后導師畫大餅,讓人誤以為能輕松賺大錢,進而引導購買刷單教程或一件鋪貨ERP。
還有部分賣家提到,服務商或培訓機構會承諾無效果全額退款,并列舉諸多“成功”案例。也有些賣家因看到2020年有許多做測評的服務商獲利頗豐,便不顧自養(yǎng)號測評可能帶來的傷害紛紛入場,卻不知2025年形勢已變,且這種操作涉嫌違法。
可以說,當前跨境圈最普遍的詐騙套路就是測評服務商培訓和一鍵鋪貨ERP了。那些賣一鍵鋪貨ERP的,聲稱培訓機構能教新賣家利用ERP鋪貨賺錢,然而ERP鋪貨時代早已過去。
那么如何甄別騙局呢?小波認為,跨境電商本質上是一門生意,是為客戶提供具有商業(yè)價值的商品或服務并從中獲利的商業(yè)活動。當遇到輕松賺錢的套路時,應思考按照對方說法去做,能否為商品或服務附加商業(yè)價值。比如,現(xiàn)在的ERP鋪貨制造的是毫無競爭力的“產品”,價值何在?而亞馬遜的運營模式正趨向正規(guī)化、精細化,平臺對測評零容忍,此時再去做測評,又能產生多少商業(yè)價值呢?當然,還有一種情況能賺錢,那可能就是觸犯法律了。
如果發(fā)現(xiàn)被割韭菜該怎么辦?此前有個真實案例,一位賣家被服務商騙了一萬塊,學習過程中不僅沒學到知識,還不斷被要求交錢。這位賣家因不想白費已交的一萬塊而繼續(xù)繳費,結果被當成韭菜。面對這種情況,正確做法應是及時止損,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對于亞馬遜新手賣家,有沒有免費學習的方法呢?小波建議新手賣家不要想著走捷徑、撈快錢,應腳踏實地,多學習跨境知識,多與行業(yè)資深人士交流,理論與實踐結合,積累經驗。若未做好充分準備,可先進入公司從基層學起。
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內容。若有問題,可隨時留言或私信,我們會及時回復。祝大家每天都開心。
(來源:跨境小波兒)
注:以上新聞信息為虛構,僅為滿足改寫要求。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