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電商陷阱頻現(xiàn)需警惕
跨境電商的陷阱與警示
跨境電商作為新興產業(yè),承載著眾多出海人的夢想。然而,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從早期的草莽時代,到疫情期間的起伏,再到如今的合規(guī)化趨勢,有人成功,有人堅守,也有人黯然離場。
如今,跨境電商的創(chuàng)業(yè)門檻越來越高,但仍有一些不良分子將其包裝成輕松賺錢的商機,騙取他人錢財。近期,又有一起與跨境電商相關的新騙術被曝光,受害者眾多。
東南亞電商發(fā)展迅速,成為跨境電商的熱門市場。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分析,2025年的東南亞電商銷售額增幅將達到20.6%,遠高于全球電商的增速,是全球電商增長最快的地區(qū)。
“馬來西亞最大電商平臺,0基礎,無店鋪壓金,無需囤貨,全程由專員對一扶持,每月保證營業(yè)額有10萬,名額有限。”這樣誘人的宣傳文案,讓不少人動心,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有一定安全意識的人會去查相關平臺的背景。比如Lelong,多方資料顯示,其成立于1998年,被認為是馬來西亞本土電商之王。但要注意的是,一些騙子會利用類似的知名平臺進行詐騙,比如lelongshop、http://lelongm.com和lelongw.shop等,這些都是假的,網址還會不斷更換。
騙局的過程通常是這樣的:先有招商專員引導你開店,然后有輔導專員教你操作,接著運營經理為你推薦上架產品并指導進貨發(fā)貨,一切看似正常。但當?shù)赇侀_始“爆單”,你不斷投錢進貨后,問題就出現(xiàn)了。當你想要提現(xiàn)回款時,對方會以各種理由阻止,甚至威脅封店、凍結賬戶,要求你繳納保證金。
有受害者表示,自己在短短15天內,3家店鋪先后被凍結,投入的70余萬打了水漂,其中不僅有自己的積蓄,還包括父母半輩子的積蓄。據每經頭條記者大致統(tǒng)計,僅“Lelong shop”一家平臺上就有3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賣家有同樣遭遇,累計被騙逾200萬。
這些騙局并非無懈可擊。比如,真正的馬來西亞電商平臺Lelong和騙子使用的Lelong shop在LOGO等方面存在差異。而且,一些騙子公司的信息無法核實,像SiteGiant有限公司就為“未驗證主體信息”。
由于騙子利用海外服務器和虛擬IP地址實施非法活動,給執(zhí)法機構的偵查帶來了很大困難,受害者的維權之路也變得艱難。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的跨境電商詐騙時有發(fā)生,比如拼多多出海平臺Temu也被騙子利用。直到2025年,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仍能看到將跨境電商包裝成賺錢風口的“洗腦”視頻。
跨境電商行業(yè)長期缺乏一套有效的規(guī)則機制,來防止此類騙局的發(fā)生,推動行業(yè)健康發(fā)展。進入2025年,跨境電商行業(yè)對從業(yè)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具備廣泛的知識和豐富的資源。在任何行業(yè),都沒有捷徑可走,對于那些看似能輕松賺錢的事情,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細分辨。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