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打假新舉措與新戰(zhàn)場
跨境打假:新戰(zhàn)場與新舉措
據風口星網消息,2025年,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披露一組打假數據,從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阿里巴巴通過大數據主動風控體系識別并清退全球購涉假賣家達3萬家,跨境假貨問題已成為打假的新焦點。
阿里巴巴打假特戰(zhàn)隊小二表示,在跨境假貨問題上,諸多案件的推進困難重重。因各國地方行政執(zhí)法設置銜接等問題,許多線索難以有效處理,跨國打假如同打地鼠,難以從根源上解決,這已成為一大難題。
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稱:“在眾多案件中,成功破獲的跨境聯合打假案件數量有限。如今,跨境消費愈發(fā)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跨境假貨問題成為新的打假主戰(zhàn)場。我們期望與多方合作,將國內協(xié)同打假的經驗推廣至全球,聯合一切力量攻克假貨難題?!?/p>
2024年雙11前,阿里巴巴與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質量安全風險國家監(jiān)測中心達成合作,試點推出“入倉檢”。該舉措將跨境商品監(jiān)督抽檢計劃提前至入倉環(huán)節(jié),劣質商品無法上架,嚴重的會責令退倉。經過數月運行,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對83個批次商品進行抽檢,攔截質量不合格按摩儀及眼部按摩器商品2278件,貨值584.2萬。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假貨的全球化擴散越發(fā)普遍。如今,境外生產、境內銷售成為跨境假貨的新趨勢。然而,由于各國法律法規(guī)及對接問題,跨國打假線索常常推送無門,難以從源頭根治已成跨境打假的死穴。
天貓商品管理中心負責人戎歌表示,跨境商品流通通路復雜,將品控環(huán)節(jié)前置,從流入源頭切斷,對平臺商品品質管控有重要作用,天貓國際的“入倉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嘗試。
除了“入倉檢”,天貓國際和國家監(jiān)測中心還在探索商品啟運前的“海外預檢”機制。這意味著,消費者在天貓國際購買的商品,除了阿里已實施五年的“神秘抽檢”外,還會有“海外預檢”和國內“入倉檢”。隨著雙方信息的打通,天貓國際除展示多種溯源信息外,還將把溯源拓展至供應鏈甚至生產端,并為消費者提供多種觸達方式。
在淘寶全球購市場,除了對商家準入的限制,商品資質評審也有一系列新舉措。目前,阿里巴巴已嘗試將商品資質評審提前到商品發(fā)布環(huán)節(jié),商家需在發(fā)布商品時提交報關單、購物憑證等材料,審核通過后商品才能上線。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消費者可同步看到商家從海外采購到發(fā)貨的全過程。針對跨境物流追蹤難的問題,海外直郵商品未來將通過與阿里合作的國際物流公司發(fā)貨,實現數據對接,讓商品流轉路徑全程可見。
【最新新聞信息】近年來,各國對于跨境打假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紛紛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跨境假貨問題。一些國家還出臺了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guī),加大對制假售假行為的處罰力度。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跨境打假工作將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