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嚴打假冒商品,媒體披露多數貨源來自中國制假源頭肆虐遭重拳出擊
當地媒體報道,經由烏拉圭蒙得維亞港中轉至巴西的假冒產品中,有一部分也銷往了烏拉圭本地市場。在烏拉圭海關進行拆箱抽檢的貨物中,發(fā)現假冒產品的比例高達98.9%。這一情況引起了烏拉圭反剽竊委員會的警惕,他們計劃組織海關人員進行產品品牌知識的培訓,以打擊假冒產品的流通。
據烏拉圭《國家報》4月22日報道,進入巴西和巴拉圭市場的假冒商品中,有80%至85%是通過烏拉圭蒙得維的亞港口中轉的。這個港口每年中轉的貨柜數量約為40萬箱,海關拆箱檢查的貨物僅占約1%,但檢查結果顯示假冒產品的比例依然高達98.9%。這些假冒產品大多來自中國,每年收繳的假冒產品總額約為1200萬美元,部分被銷毀,其余則用于捐贈。
鑒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時假冒產品大量涌現的情況,烏拉圭方面擔心明年舉行的巴西世界杯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為此,反剽竊商會決定加強對海關人員的培訓,普及各類產品的品牌知識,特別是一些容易仿制的產品,如體育服裝、杯子、鑰匙鏈、雨傘和圍巾等。
烏拉圭反剽竊商會是于2012年成立的一個組織,其主要職能是保護知識產權,對內提供咨詢、監(jiān)督服務,對外指控假冒偽劣產品,并協助內政部打擊假冒活動。
據風口星網了解,早在2010年,中國就已經超過阿根廷成為烏拉圭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雖然烏拉圭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仍是巴西,雙邊貿易額約為26億美元,但中烏之間的貿易額也在持續(xù)增長。在2010年,烏拉圭從中國進口了10.11億美元的商品,同時向中國的出口也達到了8.37億美元,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