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賣家遭阿里巴巴舉報并受到刑罰:影響中國賣家聲譽紀實(最新)
近期,有賣家揭露了一起跨境電商售假案件的重大進展。據(jù)報道,一位來自莆田的賣家在Lazada平臺上大量購買店鋪,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他的行為被買家和平臺發(fā)現(xiàn)后,最終被起訴。判決結果顯示,該賣家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并罰款8萬元。他非法所得的347050.71元也要歸還給阿里巴巴。
據(jù)了解,從2019年3月1日起,這位賣家通過購買Lazada平臺的店鋪,上架了價格遠低于市場均價的電子產品,如電風扇和自行車。當海外買家下單后,他卻發(fā)貨與訂單描述完全不符的廉價商品,比如佛珠手鏈和手表等。當買家收到商品后發(fā)現(xiàn)上當受騙,便向平臺投訴。
中國裁判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Lazada安全部門接到投訴后,聯(lián)合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門進行排查,最終確定了這位賣家的犯罪證據(jù)。公安機關隨后將其抓捕歸案,現(xiàn)場扣押了包括蘋果手機、組裝電腦、銀行卡等在內的作案工具。
對于此事,部分賣家表示這位賣家的行為損害了中國賣家的整體形象,應該嚴懲不貸。也賣家指出,那些用低價策略欺騙消費者的賣家是跨境電商行業(yè)的隱患,必須予以打擊。
歷史上還有許多轟動一時的跨境電商詐騙案。例如,曾有一伙犯罪團伙制造高仿奢侈品并偽造證書,然后通過海運或航運將商品運往阿聯(lián)酋迪拜銷售。還有賣家賬號被黑后,被用來發(fā)布低價產品鏈接進行詐騙;也有人偽裝成平臺內部員工進行敲詐;更有甚者利用平臺漏洞進行詐騙。這些案例都警示賣家們必須遵守法律法規(guī),遠離詐騙行為。
年關將至,風口星菌提醒廣大賣家要增強防范意識,切勿貪圖所謂“捷徑”,務必合法合規(guī)經營。對于歷史案例也要進行深入了解和學習,以免重蹈覆轍。(文/風口星網 hye)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