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必看的貿易術語詳解,你都了解嗎?
近年來,隨著中美貿易動態(tài)的波動,出口廠商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如買家削減訂單、壓價、取消訂單等。這些貿易摩擦現象引發(fā)了廣泛關注。實際上,很多情況下,這些摩擦的根源可能只是由于對貿易術語的掌握不足。掌握正確的外貿術語,有時能大大降低風險。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外貿中最常用的幾種貿易術語,結合多年的外貿經驗,為大家詳細解析。
一、四種關鍵貿易術語助你降低出口風險
貿易術語在買賣雙方的交易協商、合同簽訂、成本核算以及爭議解決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出口行業(yè)中,以下四種貿易術語尤為重要,并會教你如何防范風險。
1. CIF(成本、保險加運費):在這種術語下,賣方在裝運港將貨物裝上船后即完成交貨。賣方需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港的運費,并為買方辦理貨物運輸中的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損壞或丟失的風險以及額外的費用在交貨后由買方承擔。例如,在鋼管行業(yè)的交易中,采用CIF報價時,需特別注意投保時間和保單抬頭的處理,以避免出現索賠困難。
2. DDP(完稅后交貨):在此術語下,賣方需辦理清關手續(xù)并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這意味著賣方承擔了包括進口稅費在內的一切風險和費用。例如,在門鎖的出易中,選擇DDP方式時,需熟悉目的國的清關流程并提前了解相關風險。如果不熟悉清關流程,建議委托專業(yè)貨代辦理。
3. EXW(工廠交貨):在此術語下,賣方在指定地點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如果以EXW方式出口貨物但不是以賣方的名義報關,賣方需視同內銷處理并納稅。還需注意“買單出口”、“配單配票”等情況,避免觸犯稅法規(guī)定。在選擇EXW時,需注意賣方協助報關的約定,確保獲取出口退稅信息。
4. FOB(船上交貨):在這種術語下,賣方在指定裝運港將貨物交到買方指定的船上即完成交貨。貨物損壞的風險在交貨瞬間轉移給買方。例如,在LED燈管的出口中,采用FOB報價時需注意裝船方式和產品包裝,以避免裝船環(huán)節(jié)的損失。
二、選擇貿易術語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選擇貿易術語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貨源情況:不同貨物有其特殊性和運輸要求,運費也會有所不同。如貨物貨值較低、運費占比較高時,可選擇EXW或FOB。
2. 運費因素:運費是選擇貿易術語的重要因素之一。應考慮貨物運輸路線的運費情況和運價變動情況。
3. 運輸風險:貨物在長途運輸中可能遇到各種風險,如選擇CIF可以轉移運輸風險。
4. 進出口結關手續(xù):某些國家對于結關手續(xù)有特定規(guī)定,選擇DDP時需特別注意當地海關規(guī)定。
出口企業(yè)在選擇貿易術語時應全面考慮各種問題并規(guī)避風險。掌握正確的外貿術語是降低風險、做出正確選擇的關鍵。(來源:絲路贊外貿營銷)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