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勝選后TikTok在美處境引關注政策走向牽動社交媒體格局變遷
1. 拜登任期內對TikTok的立法與政策
2024年,拜登簽署PAFACA法案,要求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ByteDance)在規(guī)定時間內剝離美國業(yè)務,否則將在2025年1月19日被禁止在美國運營。該法案基于國家安全擔憂,認為TikTok可能被中國用于數據收集或影響美國輿論。
盡管拜登推動對TikTok的限制,其2024年競選團隊為爭取年輕選民,仍于2024年2月開設了TikTok官方賬號,引發(fā)兩黨對國家安全問題的批評。白宮隨后澄清,設備禁用TikTok的政策未變。
2. 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轉向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第47任總統后,立即簽署行政令,要求司法部暫停執(zhí)行PAFACA法案75天(至4月5日),以評估國家安全風險并避免平臺突然關閉對1.7億美國用戶的影響。
特朗普要求字節(jié)跳動將TikTok的控股權(至少50%)轉移給美國投資者,并威脅對中國施加關稅壓力以促成交易。副總統JD Vance被任命為談判協調人,微軟等公司成為潛在買家。
3. 國際與國內監(jiān)管的復雜性
2025年4月,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以TikTok違規(guī)向中國傳輸歐洲用戶數據為由,對其罰款5.3億歐元,并勒令整改。此事件加劇了TikTok的全球合規(guī)壓力。
拜登和特朗普均將TikTok視為“中國威脅”的象征,但解決路徑不同:拜登傾向于立法限制,而特朗普更依賴行政令和商業(yè)談判。兩黨均支持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行動,但TikTok問題因涉及中美博弈而更具爭議。
4. TikTok的應對與公眾反應
TikTok多次通過訴訟質疑美國禁令的合法性,并強調其用戶數據存儲于美國境內(盡管后續(xù)發(fā)現部分數據曾存于中國服務器)。平臺還通過恢復服務、彈出支持特朗普的標語等方式爭取公眾支持。
盡管部分用戶支持禁令,但年輕群體對TikTok的依賴導致抗議,甚至出現極端事件(如因禁令引發(fā)的縱火案)。創(chuàng)作者經濟(如Mr. Beast參與收購競標)也凸顯了平臺對美國文化的影響力。
總結與展望
拜登通過立法為TikTok設定了“剝離或封禁”的硬性框架,但特朗普上任后轉向靈活談判,試圖平衡國家安全與商業(yè)利益。未來TikTok的處境取決于:
1. 美國的最終決策:若6月19日前未達成收購協議,禁令可能全面生效。
2. 中美關系走向:數據主權和科技競爭仍是核心矛盾。
3. 全球監(jiān)管趨勢:歐盟罰款可能引發(fā)更多國家效仿,迫使TikTok調整全球運營模式。
這一案例反映了數字時代地緣政治、國家安全與商業(yè)利益的復雜交織,也為跨國科技公司的合規(guī)管理提供了警示。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