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購物中心現狀:迪拜獨樹一幟,電商未扼殺傳統(tǒng)購物
電子商務與傳統(tǒng)購物方式的博弈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對歐美國家的實體商場產生了一定沖擊,不少商家在經營實體店的同時也開設了網店,消費者在網店的購物體驗與在實體店頗為相似。然而,電子商務是否真的會扼殺傳統(tǒng)購物方式呢?迪拜商場的情況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據風口星網從《迪拜年鑒》網獲悉,2025年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迪拜擁有全球最大的商場,且銷量全球居首。2023年,迪拜購物中心的顧客流量達7500萬人次,平均每月約625萬人次。
反觀世界其他一些大型購物中心,2025年的情況則不太樂觀。美國很多購物中心和英國伯明翰斗牛場購物中心的顧客流量為4000萬人次,英國Intu Trafford購物中心顧客流量為3000萬人次,法國里昂Part Dieu購物中心僅為2940萬人次。但在迪拜購物中心,1200家商店的銷售量增長了26%,近期的報告還指出,迪拜銷售的貴重物品中,超過一半的交易來自大型購物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迪拜的網絡零售額也在持續(xù)增長。那么,世界其他地方購物中心的相對蕭條是否應歸咎于電子商務呢?事實上,若說電子商務正在扼殺實體銷售,那這種情況為何未在阿聯酋出現呢?歸根結底,電子商務尚未強大到能撼動廣闊市場中的傳統(tǒng)零售業(yè)。一般而言,18歲到40歲的中青年人是最為活躍的消費者群體,他們并不愿完全舍棄愜意的商場購物之樂而全然選擇上網購物。正如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研究所示,他們屬于多渠道消費者,會在網店里挑選商品,然后到實體店購買。大約45%的人每天會花一個多小時在網絡上瀏覽網店,但并非都在網店下單。
實際上,許多人會先在網上搜索商品和品牌,而后到實體店進行挑選。這些人在網上對商品有了一定了解后,逛商場便成了一種享受(此類消費者中70%為男性,50%為女性)。和朋友一同逛商場,相互分享購物經驗和愛好,是一種良好的人際交往方式。購物不僅僅是為了買到所需物品,在商場里,人們可以和朋友一邊喝咖啡、閑聊,一邊還能看電影、做頭發(fā)等。
由此可見,購物中心依然充滿活力,迪拜等一些城市便是有力的證明。憑借周到的服務、齊全的商品種類以及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購物中心在海灣地區(qū)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這里的消費費用也相對較高。(編譯/風口星網 孫開元 譯審 吳以輝)
想輕松掌握跨境電商與外貿資訊,歡迎下載【風口星網】APP或關注微信號【jinfengkou】
相關新聞信息: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線上購物的便捷性越發(fā)凸顯,但與此同時,線下購物的體驗感和社交屬性也使其依然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例如,一些商場開始舉辦各種主題活動,吸引消費者前來參與,進一步提升了購物中心的吸引力。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