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領域新動向:亞馬遜風波中的殺蟲劑”與封店疑云,揭秘背后的故事(2025版)
近期與亞馬遜賣家的交流中,不少賣家表示今年面臨巨大挑戰(zhàn)。盡管距離黑五不遠,但似乎尚未迎來銷售旺季的跡象,這讓許多賣家開始質疑在亞馬遜平臺上是否還有發(fā)展的可能性。
這種感受并非個例,其他跨境電商平臺也存在類似情況。值得一提的是,仍有一部分賣家在亞馬遜平臺上取得了不俗的業(yè)績。
根據(jù)亞馬遜平臺的數(shù)據(jù)顯示,買家在亞馬遜上每分鐘平均消費達88,000美元。16.7%的亞馬遜賣家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其中2.1%的賣家甚至每年能賺取高達1000萬美元的利潤。
盡管我們無法確證這些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但它們從側面反映出,在亞馬遜平臺上獲得成功的賣家確實存在。這些賣家的成功背后,必然伴隨著大量的精力投入和運營策略。
前段時間,“殺蟲劑”風波再次掀起。一些賣家的產品因為包含如“抗菌”、“殺蟲”、“過濾”等與殺蟲劑相關的關鍵詞而被下架。據(jù)反饋,平臺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排查,誤傷了一些與殺蟲劑無關的產品描述、標題和關鍵詞等。賣家在上傳產品時,需確保表格中的每一列都填寫完整,避免留下被誤判的風險。
除了“殺蟲劑”風波,近期封店潮的原因還遠不止于此。侵權問題也是跨境電商領域的一大難題,銷售有品牌的產品時尤其需要警惕。過度刷評價也是導致店鋪被封的一個重要原因。亞馬遜在某些敏感時期如財報發(fā)布前會加強監(jiān)管,賣家需遵守平臺規(guī)則,避免風險。
當前,跨境電商行業(yè)面臨諸多挑戰(zhàn)。針對刷評價的問題,建議賣家尋找真實購買的測試方法,如利用海外網紅資源等。與第三方服務商合作時需謹慎,了解其操作流程和信譽度。去年,因一名用戶收到未知包裹而投訴媒體的事件導致亞馬遜嚴查刷評行為。賣家需遵守亞馬遜平臺的規(guī)定,避免違規(guī)行為導致店鋪被封。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